唐僖宗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分别是丙午年、丁未年,天下大乱之际,僖宗逃亡,襄王被立为皇帝。
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为丙午年,后晋亡于契丹。
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为丁未年,第二年却出现天书祥符等事,结果大修宫观,大搞封禅活动,使国家的财力人力大为消耗。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607年)为丁未年,王安石进入朝廷,后来变法活动,扰乱国家。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为丙午年,金兵围攻汴京,次年为丁末年,宋高宗去世。
宋朝以后的情形,不像宋朝以前的情形这样明显,但基本上还是可以看出来,在这两年内的忧外患确实要比平常的年景多一些。
也许,上面的那些灾难都是巧合,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什么样的巧合都是可能发生的,更何况我们再去刻意地寻找呢?也许,下面的灾难年号也是巧合。
据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记载,自从汉武帝刘彻用“建元”作为年号以后,至宋代的一千多年之间,皇帝的年号有好几百个,其中为时代治乱离合而趋吉避凶、故意附会的年号更是不可胜数。但据说其中有不少年号较为明白地预示了吉凶。
如东晋元帝司马睿的年号“永昌”,当时的名士郭璞解释说,“昌”字是个非常不吉祥的字,表示有二个太阳。当年冬天,晋元帝果然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