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第三个眼神”
尽管已退休20多年,他从未停止自己的诗意写作探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种“汉语文化诗学”写作。记得其间有几次,他来电话,讲述自己即将开始的南方之旅,旅游、写诗和讲诗,一个富有兴味的庞大计划,但后来似乎未能付诸履行。前年初冬某天傍晚,天气有些寒冷了,就连接听电话时持手机的左手手掌和五根指头都能感到阵阵寒意,我正在颐和园附近准备坐车回家,突然接到他打来的不短的电话。年逾八旬的他,说起新的写作及旅行计划,包括诗歌专辑《第三个眼神》、教案《中国智慧》和个人传记材料等,依然是当年那般兴致勃勃,可以想象电话那端老头儿神采飞扬的情状(当然其语调比之当年还是略微沉静些了)。他要我就他的新作和计划提点意见。我自己并非诗歌研究专家,过去也只是业余兴趣而已,这些年又忙于应对本学科那点事,早已远离诗歌,对他提的问题想回应却又迟疑难定,不敢妄加判断,总想专门找机会当面讨教。想不到老人家竟这么快就走了,现在想来追悔莫及,满心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