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六要素”教学改革综合运用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主体教育理论、集体动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科学回答了教学本体和本质问题,使教学改革实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教学改革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需要什么理论?科学理论从哪儿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很容易被许多教学改革者忽视的问题。关于教学的改革理论,目前理论界存在一定的分歧,“一种观点主张以西方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为指导;另一种观点坚持认为,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依据。”[2]这两种观点都带有引进和借鉴性质。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本土的教学改革理论严重缺乏。教学改革指导理论的先天不足,造成了我国教学理念的口号化、教学改革的形式化。如“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生活世界”“学生中心”“互动”“探究”“过程”“合作”“对话”“交往”“生成”“情境”“多元”“反思”等词语流行一时,但概念缺乏科学界定,概念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教学改革理论处于知识碎片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