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皇帝又想加封严爱卿为上柱国,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的时候,夏言被封为上柱国,现在想要把这个荣誉给严嵩。面对巨大的诱惑,严嵩又是怎么表态呢?他说:“尊无二上,上非人臣所宜称。国初虽设此官,左相国达,功臣第一,亦止为左柱国。乞陛下免臣此官,著为令典,以昭臣节。”“上”这个字,只能皇帝用,我这个做臣子的何德何能,怎么可以在荣誉称号中有“上”字呢?再说了,一百多年前太祖皇帝开国的时候,功臣们最多也就是左柱国,没有上柱国的,我严嵩再厉害,功劳再高,可以比开国功臣的荣誉还要高吗?朱厚熜得知严嵩的态度,对其更加认可,认为他能够摆正自己的身份,不敢凌驾于皇帝、开国功臣之上,这是有自知之明;再看看夏言,心安理得就接受了,根本没有像严嵩一样,一点都不知道谦虚。
再低调,再谦让,那也是装出来的。严嵩的权力欲望也很强,希望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处处排挤内阁其他官员,不让他们行使票拟职权。各个重要部门,他也安插了自己的亲信,形成一个集团,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平时呼风唤雨,依靠政治地位谋取各种利益。不管权势多大,严嵩始终还是嘉靖皇帝的臣子,必须得到皇帝的支持。朱厚熜不是在修仙嘛,传下来的旨意越来越玄幻,根本不知所云,可严嵩又要完成皇帝交代的工作,这让他很为难呀。这时他就要倚仗儿子严世蕃。严世蕃特别能够领会皇帝的意图,猜得往往八九不离十,每有旨意,严嵩就让儿子先翻译,写成他可以理解的语言,再去执行。嘉靖皇帝听说交代的工作都已做好,对严氏父子更加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