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能够生长、发育,乃至于寿夭,全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和相辅相成,如果气血充盈、调和,则身强体壮,精力旺盛,疾病就不会找上门来;一旦血亏气损,两相不足,则衰老病死源源而来,人就不得安宁。气血的生成全赖肾和脾。肾为先天之本,内藏精,精化血,“先天之本”亏损了,就会“根本不固”;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化为气血之养,后天之本受伤了,就算进食再多的“水谷精微”也难补充人体的需要。所以,补气回血的关键就在于脾肾的调养,而“四君子汤”中的“君臣佐使”个个都是调肾补脾的“高手”,且四位药相辅相成,完美搭配,调肾补脾效果最为显著,自古以来,“四君子汤”就以疗效稳健著称。诸葛亮在舌战群儒时,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很多人大病初愈,身薄体弱,此时就应服用诸葛亮口中所述的“和药”,而“四君子汤”就能担当起这个重任。古医家对此也赞不绝口,说“四君子汤中和义,中正平和补脾气”。
不过,四君子汤虽然组方简单,寻常百姓就能随手操作,但我并不推荐,气虚血亏的患者最好也不要轻试。同样是该方中的四味药,用量一变,“君臣”的位置一调换,效果截然不同,例如一种以白术为君的方剂主治腹胀、便溏、食少纳呆,尤其是饮食不振;而一种以茯苓为君的方剂主治水肿重症。并且吃药是有个体差异的,同样的气血亏损患者,有些人适合饮用“四君子汤”,而有些人就不适合。“四君子汤”只适用于一切脾胃不健、阳气虚弱的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