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病疟之喻,既已见其精切,则此节所问可以释然。病疟之人,疟虽未发,而病根自在,则亦安可以其瘧之未发,而遂忘其服药调理之功乎?若必待瘧发而后服药调理,则既晚矣。致知之功,无间于有事无事,而豈论于病之已发未发邪?大抵原静所疑,前后虽若不一,然皆起于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崇。此根一去,则前后所疑,自将冰消霧释,有不待于问辨者矣。
【译文】
来信写道:“《大学》中提到,心有好乐、愤怒、忧患、恐惧等情绪都是不得其正的表现,而程子也说‘圣人的情感顺应万事却又不为情所动’。在《传习录》中,用病疟来比喻这种情况,非常贴切。但如果按照程子的话,圣人的情感不是从内心产生,而是由外物触发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当事情发生时,情感会相应产生,这样就可以通过格物来区分是非。但当事情还没有发生时,说有情感则没有表现出来,说无情感则病根还在。在有无之间,我们如何获得知识呢?如果学习要做到无情,虽然牵累会少一些,但这样就偏离了儒学而走向了佛学,这样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