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1981年,太原市青年歌舞剧团声乐演员。
1982—1992年,山西电视台《山西新闻》主播。
1993—1995年,在山西电视台二套黄河电视台担任省台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新闻杂志性栏目《志宏时间》的主持人和制片人,第一次实现省台真正意义上的制片人制。
1997年至今,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担任《中国文艺》、《千秋史话》栏目的主持人、编导;《探索发现》栏目解说;《国宝档案》主持人和文学栏目《子午书简》朗读人之一。
【获奖作品】
1992年,朗诵散文作品《婆娘们》获首届全国广播朗诵大赛专业组一等奖。
1995年,获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评选金奖。
1998年,主持的《中国旅游》获中国“彩虹奖” 优秀栏目奖。在中央电视台担任解说的12集系列片《春节的故事》、纪录片《国交》(上、下部)、《十一世班禅》等,先后获得“中国彩虹奖”一等奖。
1999年,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大庆之际,担任解说的央视重点献礼片——16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新中国》,先后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央电视台1999年优秀节目一等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评选一等奖、全国社教类系列片特别奖。
2000年,《新中国》解说,获第六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片最佳解说奖”单项奖。
2001年,担任解说的纪录片《祖屋》,获第34届美国国际电影电视节银屏奖银奖;同年,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之际,担任解说的央视重点献礼片——8集大型文献纪录片《使命》、20集文献系列片《歌声飘过80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特别奖;同年,担任解说的3集大型电视专题片《伟大的创造》,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2年,担任解说的4集大型系列片《军旅先锋》,获第十届全军优秀节目系列专题一等奖;同年,担任解说10集电视纪实片《人在单位》;同年,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担任解说的央视重点献礼片——10集大型理论电视专题片《走进新时代》、5集大型文献片《世纪宣言》等,均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3年,担任解说的央视6集文献纪录片《宋庆龄》获全国电视“金鹰奖一等奖”;担任解说的央视10集文化纪录片《江南》获全国“星光奖一等奖”;同年,担任解说的央视20集大型电视艺术专题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4年,参与《名家朗诵——聆听经典:“叶圣陶散文”、“欧阳修诗词”作品欣赏》cd的出版演播;担任解说电影纪录片《百年毓秀》、《千秋三峡》;10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李先念》、6集《陈嘉庚》等。
近年来,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中担任解说的大量纪录片作品,如:《解放战争》、《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国档案》、《极地跨越》、《走进非洲》、《撼天记》、《北洋水师》、《庚子国变》、《徽洲》、《江南》、《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中国史话》、《考古中国》、《丧钟为谁而鸣》、《战俘存亡录》,主持并解说时长为六小时的大型特别节目《辛亥革命》等,均受到观众的好评。
对于许多观众来讲,最初认识任志宏并不是他的荧屏形象,而是他那极具磁性又赋有感染力的声音,如大型电视纪录片《春风夏雨四十年》、《新中国》、《中国大西北》、《张闻天》、《中国特区》、《伟大的创造》、《五当山》、《春节的故事》、《交响》、《十一世班禅》、《使命》、《军旅先锋》、《歌声飘过80年》等不同风格的解说。其实,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千秋史话》、《到西部去》这两个栏目中就有他的主持身影,这是两挡内容不同、文化品位较高的栏目,很耐看。作为服务于海外华人观众的国际频道,任志宏自有他的见解:“提升自身文化内涵与品味,是做好国际频道主持人的关键。保持健康、良好的气质和声音形象极其重要,因为你在荧屏上的每一次出现决不代表你个人,而代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气质和品格。”特别是他在《千秋史话》中庄重大方、具有思辩内涵的主持风采,赢得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并逐步培养了一批海内外固定的观众群。正如海外观众对他的评价:“任志宏先生在诸多节目的主持和解说中那诗韵十足,富有磁性的声音更为节目增加了中国文学之美感。”在每一期历史节目的叙说中,他始终注意把握中华民族文化含蓄、质朴、一身正气的准确定位,力避浮躁、拿捏。“不求轰动,只求品位”是他对自己的主持定位。向海内外观众传播中华文明他甘愿做一块“铺路石”,由此“不骄不躁”的他,越来越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喜爱 。